企业文化建设·学习角 | 为什么“观念”、“行动”是文化建设必备要素?

640.jpg

很多企业在建设企业文化的时候,常常感到“虚无缥缈”,有四个具体表现。虚:公司的文化理念是虚的、假的,形同虚设,没有意义。无:无中生有,事实上根本不存在,公司上下没有人知晓,也没有人重视。缥:梳理提炼出的文化理念锁在柜中,挂在网上,飘在空中,无法落地,达不成共识,形不成气候。渺:茫茫然,不知所措;若有若无,若隐若现、似是而非。


完成科学管理的系统思考


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是帮助企业家完成系统思考的过程,是将企业家团队理想、抱负、智慧和经验系统化、理念化,将文化理念制度化、流程化,将制度流程行为化、形象化的过程。文化建设过程中,高层是主导者,中层是骨干,全体员工是主体。文化建设需要全体员工的配合和参与,文化建设过程中“需要倾听边缘人物的声音”。


很多企业领导人有组织文化建设的迫切愿望,但是又有一种无力感。


有的虽然有了理念体系,但尚在混沌和零散状态,仍需要较为系统的表达才能完成揭示,需要清晰的思考才能分层揭示。


有的是理念体系提炼出来,但推行时中层无力道、基层无感觉;有的是文化建设搞得轰轰烈烈,但是和经营管理各环节关系不大,老板越搞越不愿意投入时间、精力,最后日渐式微。 


文化不是神秘力量,文化的特征是系统性强、关联性强,文化理念体系梳理是组织完成系统思考的过程。


从长期看,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,持续的推动牵引。文化建设与管理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,考验管理者的心力和智慧;文化建设既要着眼于根本和长远,又要立足眼前和当下,需要关注过程中每一个细节,把握每一瞬间的机会,方能聚沙成塔。因此,管理者应具备文化建设与管理素养。


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使命,是帮助企业踏上科学管理之路,让组织成员适应理性管理,克服民族文化所产生的心理阻力。回顾西方管理理论百年史,可以清晰看出应该以理性管理模式为主,以文化管理模式为辅;以理性管理模式为基石,以文化管理模式为补充。


中国的很多企业学习、引进大量西方的管理工具,崇拜这些工具的实用性、方法性,而忽视了其背后的文化思想背景。其实这些管理工具能在企业扎根,发挥效用,还需要依赖文化层面的支撑。中国企业在齐头并进学习各类管理工具的过程中,其实也在自觉不自觉地面临着对不同国家文化的冲突与适应,员工可能无所适从。


根植于西方管理实践的管理工具,依赖于其背后的文化假设。我们在学习、引进西方管理工具时,需要文化的适应和整合。


文化落地在人事上


文化落地是一个长期的组织变革过程,是一个与经营紧密结合的过程,是一个以点突破、见利见效的过程。


企业文化建设没有截然分明的始点与终点,而是循环往复的过程。企业文化的生成和发展过程是非线性的,文化建设的逻辑上也没有截然分明的始点和终点,但有两个要素是密切互动的:其一为“观念”,其一为“行动”。

  

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在于管理者对企业文化价值观的认同和守护。


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确立统一的管理语言,提升组织协同能力和组织系统效率。另外,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也是企业培养管理者的过程。管理者培养的难点不仅在于提升能力,而在于其对企业价值观的认同与忠诚。“德才兼备,以德为先”这个德就是企业的核心价值理念,管理者必须是企业文化的践行者和捍卫者。


企业文化落地的根本途径,就是紧扣文化标准,演绎出管理者行为准则、管理者任职资格,用在管理者的储备、选拔聘用、考核评价、学习培训上!


文化建设中的各个角色


高管阶层的决策执行习惯、沟通逻辑、行为方式、评判奖罚原则深刻影响一个企业的文化基调。文化建设中通常关注“高管、中层、员工”这三类角色,但是经常被忽视的关键角色是“团队”。


团队是现代组织运作的基本模式,现代工业与组织心理学的研究表明,文化深植、文化潜力的发挥,都必须注重员工在文化建设中扮演的角色。


文化管理的力量三角


为什么在日常管理中,我们发现很多员工虽然明白了许多道理,但是行为上却无法坚持做到,也没有太多的改变呢?是因为当我们说该做出什么改变和如何改变时,只是单纯的运用各类逻辑来解释为什么必要。从理性上来说,员工认为改变可能是正确的,但是行为上并没有做出多少真正的改变。员工只是口头上响应劝告,但仍旧兴高采烈地按老规矩做事。


所以,人类行为改变的过程是复杂的,我们可以将其视为力量三角的结合体,即认知、情感和行为,它们之间有密切的联系。


为了取得成功,个人所做的任何改变都必须在认知和情感上左右摇摆;换句话说,如果要改变行为,就要从思想和内心的改变开始。情感和认知是并驾齐驱的;它们在所有事情中都是不可分割的,包括决定行为。有的人在追求改变时要求了解改变可以为他们带来什么,但是只有认知显然不够;这个人必须在情感上被打动,在内心深处对即将发生的改变有所感触,理解并克服抗拒情绪。可以看到,心理生活三角形的三条腿紧密地联接在一起。


部分资料来源:华夏基石管理评论


友情链接:

重庆两江新区

© 2020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0014939号-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943号网站建设:指引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