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61年,来访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问教员有什么工作诀窍,老人家说“我善于总结”。
在工作生活中,你会发现,最厉害的人也都是勤于总结的人。在经营管理中,我们称这种总结为复盘。
通过复盘,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会得到更多的信息和成长。但每次咨询中,都会有老板疑惑不解,不理解其价值和内涵。
所以,今天谈谈如何高质量复盘。
01
什么是复盘?
举例。
在月底的时候,管理者和员工以及HR在一起,围绕本月的结果,设想到月初,再来一遍的话,有哪些事可以做得更好,有哪些可以复制的好经验,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,我们的心态怎么样,价值观有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。
这样,一方面,管理者不仅可以及时掌握业务的进展情况,发现过程中的问题,还可以了解团队的整体情况,员工能力和心态跟当前的业务是否匹配,有哪些可以提升的地方,从而制订改进方案,推进下一阶段的业务发展。
另一方面,在这个过程中,员工对于业务执行和价值观也会有新的理解和认知,掌握新的策略方法,获得成长。
什么是有质量复盘?
标准是通过对事情的剖析发现问题,总结经验,让员工、管理者、公司共同获得成长。
关键词是成长。
也就是说,不仅仅回顾上一阶段具体的行为动作,更会深入分析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和最底层的心态、价值观。
剖析得越深,总结的经验越多,获得的成长越大,质量也就越高。
当一场高质量的复盘结束后,心力被激活,脑力被打通,参与者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舒畅感,接下来的动作也会更有体系和力量。
这就是复盘的魅力所在。
很多老板问我为什么他们公司的复盘没有效果,还会被员工和管理者厌烦。
原因就在于,在复盘过程中,只停留在表面,走流水账,缺乏深度碰撞,也没有总结出可落实的经验。
复盘分成两种,一种是正式的复盘,另一种是随时随地的复盘。
先说正式的复盘。
所谓正式首先有固定的时间周期,一般前线业务端的复盘是按照月度来做的,原因是业务变化比较快,所以要及时掌握员工的个人成长和市场情况,中台通常以一个项目结束为周期做复盘。
有的老板把复盘和绩效考核搞在一起,但两者之间也有重大区别,相比绩效考核,复盘周期短,不打分,是为绩效做铺垫。
参与复盘的人员,除了被复盘的人员,还有被复盘人员的上级、上级的上级、HR。
在对高层管理者的复盘中还会有财务、相关业务负责人一起参与,比如市场部、运营部等。
这些人会从不同维度对员工这一阶段的执行过程进行剖析,就像医院里的核磁共振一样做一个全方位诊断。
在分工上,主要由直接管理者和员工进行沟通碰撞,HR在旁记录和促成高质量的对话。
所谓高质量的对话就是让对话双方保持在一个较高的维度上,不拘泥于自己和当下,不让对话陷在某一个点上。
上级的上级大多数是在观察,过程中除非谈话偏了或者卡壳了,一般不过多干涉,最后做总结。
财务或者相关业务负责人则会从他们的视角,帮助被复盘的人看到更多细节。
这是正式的复盘,通常一个人做完大概要两个小时,遇到特殊问题时间还会更长。
我曾经在复盘一个下属的时候创下单人8个小时的纪录。
然后是随时随地的小复盘。
也就是在日常工作中,当管理者发现问题随时复盘。
比如销售主管陪访完后,跟销售员一起对刚刚的过程进行复盘,及时调整。
通常有三个小场景。
一是在业务中,比如主管陪访结束后的总结。
二是在每天的日报、周报里,对员工经验总结、业务疑问的回复。
为什么有些员工不愿意写周报?很多情况下是因为他写了之后并没有得到管理者的及时回复。
三是在日常沟通中,发现问题也要及时辅导。
无论是正式复盘,还是随时随地复盘,其实都是为了对员工进行辅导并给出反馈。
只不过正式复盘针对的是一段时间内的工作,剖析得会比较深。
随时随地复盘则可能针对某一件事,程度上会浅一些。
接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正式复盘的步骤,分为复盘前、复盘中和复盘后。
复盘前的准备工作可分为两部分:
一是管理者要准备的,主要包括时间、地点、参与人员、过往业绩数据和本次复盘的基调。
时间上,复盘通常放在月初,一方面是对上个月做个总结,另一方面对新一个月的工作鼓鼓气。
地点并不拘泥于总部,跨区域的可以放到业绩最好的区域,当作精神鼓励。
在业绩超额完成的情况下,甚至还可以去国内外著名景区开闭门会。
过往业绩数据,不仅要有结果数据,还要有过程数据,例如,拜访量、转化率等。
只有通过过程数据才能看到更多细节,看出问题的本质。
二是被复盘人要准备的,主要就是复盘的报告材料。
材料里要有结果和过程数据、实施的策略、总结的经验、需要改进的地方和下个月的计划。
维度上分成业务和业务背后的策略、团队的成长、心态与文化价值观三个层面,员工可以围绕这三点进行总结。
数据要实事求是,不能避重就轻,分析一定要有深度。
如何看员工准备得用不用心,可以看看他在总结经验和分析需要改进的地方时,用的是大而空、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书面语言,还是具备场景、颗粒度,能真正实施落实的语言;在分析失败的原因时,是客观原因比较多,还是从自我出发找原因。
通常情况下,用大而空的语言,只找客观原因的准备是没有走心的,是为了应付工作而写的。
02
什么是大而空呢?
举个例子。
比如上个月公司的业绩不好,在分析原因的时候,负责人列了很多原因,像刚刚进入这个市场、对这个市场还不了解,员工的心态不好,对市场的预测出了错误。
解决方案是下个月要多找几个客户聊天,多跟员工谈心。
这些都属于大而空,没有落实到具体工作上。
什么是客观原因?
比如客户突然改变主意、某些软件系统出了问题、其他部门的支持不够,这些都是客观原因。
因为复盘的目的是成长。
如果他提了很多客观原因,就没办法帮他成长。
作为上级,一定要警惕这类情况。
如何解决这类情况呢?
要提升追问的能力。
对于大而空的表述要不断地追问颗粒度,比如跟员工谈心,那就要问跟谁谈、谈什么问题、在什么场景下谈、要解决什么问题。
要通过这样的追问一直问到可执行的颗粒度。
对于客观原因,追问的方向就要紧扣"你在这件事情中做出了哪些努力",比如别的部门不配合,那你问过对方为什么不配合吗?是哪些原因导致的?有没有做过什么改变这种情况?效果怎么样?只有问到他自己的层面才能帮他解决问题。
03
高质量复盘中的流程
1.管理者明确面谈的基调、目的和意义。
这一步的作用是建立一个互相信任、同频的场域。
有些公司因为采取了错误的复盘方式和出发点,员工会认为公司复盘是为了挑毛病,想扣钱。
一旦员工有了这个想法后,就会有防备心理,整个复盘过程就会很紧张,也难以挖掘经验和改进点。
如果复盘还没有形成习惯,开场要先寒暄,肯定这一段时间员工的工作,明确复盘是用来帮助大家一起成长的。
这样,管理者和员工会处于一个放松、同频、互相信任的场域,工作才能往下推进。
2.员工进行自我总结,管理者适当回应和探讨。
这一步主要由员工进行总结陈述,说一说这段时间的成果,过程中的一些策略和背后的心态、价值观。
有些管理者在做复盘的时候很喜欢发表自己的看法,甚至直接打断员工的发言,开始长篇大论。
其实这是不可取的,因为复盘的目的首先是帮助员工成长,所以主角一定是员工,而不是管理者。
3.双方深度沟通,充分挖掘细节和内心。
这个就像病人看病一样,病人说自己头疼,但其实未必是头的问题,所以医生会进行一系列追问,才能发现最终的病因。
所以在做复盘的时候,员工所提的问题,不一定是本质原因,我们需要不断追问、探讨,才能发现问题的本质,并给出解决方案。
这个步骤一般需要一个小时以上,甚至更长。
同时,这一步也最容易起冲突,因为当我们试图挖掘细节问题的时候,员工一方面可能在回避这些追问,因为追问会把自己没有做好的事情暴露出来,让人比较难堪。
或者我们的提问方法不对,员工认为我们在找碴儿,就会不自觉地进行防御、抵抗。
04
复盘的4重心态要注意
1.客套
所谓客套也就是都说对方想听的话,这说明复盘双方对复盘不重视,走过场,并不期望通过复盘拿到什么结果。
比如员工在分析数据的时候,只说好的部分,不好的避而不谈。
在总结原因的时候,多说客观原因,不断甩锅。
管理者在点评的时候也只说一些"干得不错""再努力一下""还需要磨炼一下"这种不能实际落实的客套话。
整个流程可能半个小时就完了,最后你好我好大家好,笑呵呵地走出会议室。这样的复盘没有任何效果,持续下去大家都会疲惫。
这种心态的原因主要是出在公司层面或者管理者。
其一,公司层面没有把复盘放在重要的位置,员工就会认为复盘只是走个形式。
其二,管理者本身不够重视,没有把充足的时间、精力放在复盘上。
其三,管理者没有掌握方法,不能挖掘到深层次的东西,也不能让员工得到成长。
如何避免客套?
一方面,公司层要足够重视,营造复盘的氛围,管理者要付出时间,每个员工的复盘起码要保证两个小时的时间。
管理者每月都应花至少三天用在复盘上。
另一方面,管理者要炼就一双慧眼,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就要发现员工身上的细节和案例,进行深度剖析,帮助员工成长。
做到这两点之后,员工就会知道复盘的重要性,也知道了如何准备复盘,就会避免客套的情况。
2.碰撞
这个环节的特征是直抒己见。
因为双方的视角不同、信息量不同,所以对于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思维方式。
当不同的思维方式相遇时,就会产生碰撞。
正是这种碰撞,可以让我们看到多角度、多层次的视野盲区。
在碰撞的过程中,管理者跟HR经理要把握度,本着"冲突的和谐"原则,通过事分析人,做评价要有充足的案例依据,不能依靠主观印象进行评价攻击。
3.反思
到了反思这一步,复盘渐入佳境,我们不再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,开始敞开胸怀,接受对方的信息,然后反思这个过程中自己有哪些没做好的事情。
员工也会明白管理者是在帮自己解决问题,而非找碴儿。
这时,通常是管理者引导员工往更深处思考,逐渐触碰事物的本质,某个隔阂会被消除,纠结的地方会被化解,整个人就会豁然开朗,很多事情一下子就想通了。
4.共创
此时复盘双方,你不是站在你的角度,我也不是站在我的角度。
我们抛开自己的利益、位置、视角,出局看局,站在整体的角度看问题,发散思考更好的解决方式。
我们会举一反三,把经验推导到更多可复制的地方,不再局限于当下和某一件事。
通常有了共创心态,整个复盘就比较完美了。
必要的时候,可以形成文本,签署改进计划书。
这样员工在下一阶段的工作中会有更好的工作方法和心态。
05
复盘注意6个核心点
1.产出和时间成正比,千万不要走形式
一个复盘要围绕业绩过程和价值观一条条剖析,才能得到结果,才有效用。
所以一个复盘的正常时间起码要一个小时,我们通常会用三个小时,甚至一整天。
只有花这么长时间,才能把事情聊透。
2.拒绝划水,要进入深水区
复盘要通过事成就人,最终通过人成就事,拿到最终结果,所以复盘不能停留在念PPT和结果上,要深入过程。
通过对过程细节案例的剖析,发现问题,探讨问题,深入挖掘细节和背后的价值观、做事理念,做到人事合一,借事修人,最终解决问题,让个人和组织共同成长。
所以我们一定要深入细节,在细节上剖析过程和过程背后的价值观。
3.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
因为复盘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法则,就是面对这些失误与问题,要思考"我"可以做什么,"我"有哪些可以改进、成长的地方,而不是对其他人或者大环境进行批判。
对这些客观因素哪怕分析出一本书来,对我们自己的成长也没有太多帮助。
所以复盘一定要多从自我出发,复盘人要更多地思考"我"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得更好。
4.无关者不参会
有的公司复盘时,希望其他组的成员旁听,及时汲取经验。
实际上,当有这么多人旁观时,被复盘的人其实不愿意谈太有深度的东西。
所以,当有很多经验可以分享时,用的是群体复盘,大家可以一起学习。
如果要讨论个人层面或者一些很敏感、比较私密的话题,管理者就会让其他人离开,只留下当事人进行深入探讨。
5.No Surprise
有些管理者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员工的问题不及时指正,而是拿小本子记下来,到了复盘时,把旧账一翻,把记录的问题都抛出来。
管理者内心可能觉得自己明察秋毫,但其实这种行为相当于给员工判死刑,因为这时再为员工指正,他是没时间改进的。
所以员工内心就会波涛汹涌,心想:"你怎么早不说,这个时候才提出来,分明是对我有意见,针对我。"
员工对于管理者的信任值就直接降到零了。
这个行为是不可取的,管理重在平常,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。
6.监督辅导,重在行动
复盘要形成记录和改进计划,计划要有时间节点和改进标准,事后管理者和HR要定期监督检查,让经验能够真正落实,人和事都能做到循环向上前进。
只有这样,一场高质量靠谱的复盘,才能落地有效。
部分资料来源:华夏基石管理评论
重庆两江新区
© 2020 重庆两江新区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渝ICP备2020014939号-1 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2943号网站建设:指引科技